从小就被父亲徐子健精心培养,徐静蕾可谓是标准的“才女”模板——一手好字,才华横溢。可是在那段天真烂漫的岁月里,徐静蕾却有着不同的选择。11岁以前,她几乎每天都被逼着坐在书桌前,吃饭、睡觉、散步,所有的时间都精确安排,严格得近乎苛刻。徐子健这个严父怎么也没料到,他的女儿竟会走上这样一条叛逆的路。
徐子健,一个北京三里屯的普通工人,原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华。可在徐静蕾出生后,他却决定要为女儿铺路,培养她成为与众不同的人。其他父母可能让孩子学唱歌跳舞,或者学钢琴小提琴,而徐子健却把女儿的兴趣指向了练字。他的想法简单得有些朴素:在那个没有电脑的时代,写得一手好字就能找到好工作,随便在哪个单位抄抄写写,也能混得不错。
然而,刚开始练字的徐静蕾可不乐意,年纪小的时候,她常常羡慕那些能唱歌跳舞的孩子。毕竟,那个年代的女孩子,谁不想去少年宫参加声乐班,或者和小伙伴们一起合唱?但徐子健的坚持不容反驳,6岁开始练字,旁边就是父亲的严厉注视,任何笔画稍有不对,都会迎来一番批评。
然而,天道酬勤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徐静蕾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,她的书法也愈发成熟。她靠着这门技艺,顺利升学,并得到了方正字库为她量身打造的“方正静蕾字体”。父亲的坚持,最终成了她人生的一个亮点。
随着徐静蕾逐渐长大,父亲的事业也悄然发展。徐子健辞掉工人工作,开始了自己的霓虹灯生意。由于霓虹灯箱上的文字依旧需要手写,他便找了一个“免费劳动力”——自己的女儿。这个“免费工人”也没让他失望,徐静蕾的书法越来越好,甚至开始对国画产生兴趣,目标也从考入中戏的舞美系和工艺美院转向了电影学院的表演系。
没想到,徐静蕾的大学生活完全突破了徐子健的预期。在北京电影学院,她不仅学习了表演,还开始了与王朔的纠缠关系。王朔比她年长十五岁,已经是京圈的大佬。虽然王朔已婚,但这并不妨碍徐静蕾在外人面前宣称自己是王朔的“女朋友”,并大胆去他的家里“宣示主权”。这让徐子健痛心疾首,急忙让女儿回家,断绝与王朔的一切联系。
可徐静蕾显然不是那么容易被父亲控制,王朔为了追求她,甚至与妻子离婚,并通过自己的资源帮助她发展。她主演的电影《我爱你》由王朔编剧,凭此获得了华表奖佳新人奖,而后凭借《开往春天的地铁》荣获百花影后。而这仅仅是开始,徐静蕾凭借自己编导的《我和爸爸》和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成功走向更广阔的娱乐圈,成为公认的京圈才女。
不过,王朔与徐静蕾的感情最终还是走到了尽头。紧接着,黄觉的名字又出现在了徐静蕾的感情生活中。她与黄立行合作主演了《杜拉拉升职记》,并因戏生情。徐子健觉得黄立行是个不错的人,开始催促女儿考虑结婚,但徐静蕾却冷冷地回应:“我只想恋爱,不想结婚。”这句话让徐子健突然意识到,自己的女儿或许已经不再是那个顺从自己的孩子了。
在回顾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时,徐静蕾似乎也明白了什么。从小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成长,她的心里就定下了一个标准——永远不要找像父亲那样的人,也不要变成像母亲那样的人。她与黄立行交往长达十几年,感情稳定,尽管家里人催促他们结婚,但徐静蕾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,黄立行也尊重她的决定。
更让人惊讶的是,徐静蕾甚至选择冷冻了自己的卵子,她认为自己不想结婚,也不想生孩子,但如果未来改变了主意,至少还有选择的机会。
如今,51岁的徐静蕾依然坚持着她的生活方式,而父亲徐子健也步入了老年。今年初,徐子健刚刚度过了80大寿,但他依然没有抱上外孙,尽管他曾经对徐静蕾的不婚不育充满痛心。外界曾传言他们父女关系不好,但实际上并非如此。
几年前,徐静蕾在《鲁豫有约》接受采访时,鲁豫曾拜访过她家。徐子健那时显得温和亲切,完全没有当年那种严父的形象。家中还放着一张乒乓球台,因为父亲热爱打乒乓球,每天都要打一会儿。墙上还挂着徐静蕾19岁时写的字,父亲一直保留着。徐静蕾提到,自己凭借写字获得了很多奖项,徐子健也骄傲地分享这些成就。
所以,尽管徐静蕾从未结婚生子,但她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外界所说的那样糟糕。反而,随着时间的流逝,他们的关系渐渐趋向和谐。徐子健依旧期待着能有孙子,但徐静蕾的生活却依然按她自己的节奏进行着。
辉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